1. <i id="wrfd6"><bdo id="wrfd6"><li id="wrfd6"></li></bdo></i>

        
        

        1. <i id="wrfd6"><sub id="wrfd6"></sub></i>

            1. <u id="wrfd6"><bdo id="wrfd6"></bdo></u>

              <i id="wrfd6"><bdo id="wrfd6"><li id="wrfd6"></li></bdo></i>

            2. RSS信息聚合 | 繁體 | 注冊 | 登錄 | 會員中心 | 退出 | 【免費發布信息】 | 服務電話:0543-5070686
              首頁交友情感問題交流“不要和用花唄的人做朋友”
              作者 | 小狼女、刀子老師

              我認識一個同事,今年三月剛拿到第一份實習工資, 2500 元。當天晚上,他就去網上分期買了臺蘋果pro, 17999 元, 12 期,每月1600 元多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他盤算得很清楚:每月1600元,還剩900 ,吃住在學校,基本沒啥開銷。畢業后轉正,工資至少5000 ,除去還款,吃住都可以搞定,分期的費用完全可以承擔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年輕人給自己挖坑,往往從盲目自信開始。

              畢業后,他和朋友一起找房,預算每人500一個月,合租。這個價格只適合城中村,兩人都看不上,樓層低、面積窄,沒陽光、沒信號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最后他們找到了一套小區里的房子,兩房一廳, 3200一個月,押二付一。他咬牙從借唄里借了5000 出來,全部交給了房東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網易嚴選的廚具、宜家的辦公桌和沙發、搬家費、寬帶費,他狠了狠心,又把第一張信用卡刷爆了,額度不高,5000 塊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美好的畢業生活從還債開始,每個月的狀態就是:

              工資還沒發,銀行賬單就到了。

              最窮時,他連2塊錢公交車費都快拿不出來,晚上回來清水煮面條,沒有油只有鹽和生抽,最狠的時候,一瓶老干媽吃了半個月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畢業不到半年,他已經欠了5萬塊,還不算利息。我已經猜到,接下來三年,他會越欠越多,開更多的卡,借更多的網貸、高利貸,拆東墻補西墻。


              典型的貧民窟青年,表面上風光無限,背地里狂風呼嘯。

              一邊消費著根本不符合身份的日用品,一邊承受著這個收入根本承受不起的債務。一步步把自己的人生推向債務深淵,萬劫不復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你說他蠢嗎?大學畢業,智商應該不低。


              你說他不蠢嗎?人生還沒開始,就讓自己背了一身的網貸,還自詡有為青年。


              這樣的財商,老實說,是真蠢。

              該罵嗎?該!我覺得該狠狠地罵,不然永遠不會清醒。


              像這樣的年輕人多嗎?多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紅星新聞報道, 90 后女護士李玫深陷網貸,母親替她還了 23.7 萬后,她還偷偷借,加起來共借了 60 萬。母親受不了,說出她是領養的真相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李玫月收入不過 8000 元,每月開銷卻高達三四萬。問她花哪里去了,她說,

              “每天上下班只坐網約車,中午叫外賣,下午一杯星巴克,固定消費三四百。平時無聊的時候就上淘寶,看到喜歡的就買!  


              “愛上了說走就走的旅行,一張機票,周六去,周日回,去過不少城市打卡。不去打卡周末也一定會出去玩,有時會請朋友吃飯!


              60萬的貸款,除了消費,還有犯賤的創業。
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2014 年,李玫看到某個辭職的同事在朋友圈賣面膜,感覺做的還可以,就出了一點小錢,算是合伙,幫忙推廣面膜。

              頻繁發圈的結局就是被拉黑,李玫沒做下去,合伙的錢又打水漂。


              我身邊有不少這樣的朋友,每個月就五六千塊收入,背著四五十萬貸款。

              他們和李玫一樣,欲望大于能力,用最精致的產品,借最昂貴的網貸。甚至是喪心病狂的裸貸、高利貸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匯豐銀行調查顯示,現在 90 后的負債額是月收入的18.5倍,已經步入社會工作的 90 后,人均負債超過 10 萬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我國 90 后在借貸市場中占比高達 49.31% ,位居亞洲同齡人首位,有 28.57% 的人使用消費貸款,是為了償還其他貸款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全中國有一半貧民窟青年在消費貸里掙扎,吶喊,越陷越深、越走越偏。

              那些每天在朋友圈歲月靜好的年輕人,很可能就在負“債”前行。

              那些天天雞血的年輕人,說不定超前消費已經到了 2021 年。


              在消費貸坑里的人,彷徨焦慮久了,其實很絕望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什么殺死了希望?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是妄想癥,上流社會妄想癥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閨蜜單位有個女下屬,家里農村,條件不好,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被某些觀念洗腦,開始念叨著女人永遠不要虧待自己的話。

              每月發工資,兩周就花完,沒錢了就刷信用卡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后來結了婚,老公也是打工族,沒攢什么錢,兩人也沒錢買房子。

              女方花銷不低,朋友圈里光鮮的不得了,去個好地方就要發照片,包包鞋子都不便宜,明明沒錢也不虧待自己,鞋子一買就是幾雙,衣服經常換,但私下經常和同事借錢,一次 200、300 ,過一周還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工作倒是沒少努力,慢慢做到了財務副總,但存不到錢,想了很多辦法才湊到了房子的首付。

              現在還房貸,壓力大的要命,臉憔悴了很多,看起來老了十歲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就這樣,朋友圈還是沒少發買買買的照片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一個人活得好不好,還真別看朋友圈那些光鮮亮麗的文案和照片,曬什么缺什么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互聯網鏈接了 10 億人,每個人都好像得了上層社會妄想癥,總覺得去四季酒店吃個自助餐,買個絕世愛馬仕,就覺得自己身價百萬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可大多數人沒有駕馭這些奢侈品的能力,你的靈魂就會被侵蝕, 你就成為卡奴、房奴、消費貸奴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《貧窮的本質:我們為什么擺脫不了貧窮》一書中,探討的是聯合國貧困線下的10億人為什么脫不了貧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我們雖不是書中描述的那 10 億人,但思考問題的方式,對金錢的管理,都和真正那 1% 的上層社會的人,差了一個銀河系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當哪天生活來個暴擊巨浪,貧民窟小公主們小王子們恍然大悟:“Oh My God!原來我和那最底層的 10 億人,毫無區別!”
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太多一夜暴富的故事讓我們相信:錢很好賺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李佳琦、薇婭,還有眾多小年輕掙到第一個100萬的案例,引發了焦慮同時也引發了雞血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我曾報過一個寫作課,教人如何寫稿賺錢的。很多人報名了,也確實有幾百人在其中學會了投稿,或者做號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但投稿市場盡是差別,有 5000 元的, 1000 元的, 500 元的, 200 元的,也有 20~30 元的。

              關鍵是,這是門技術活,用腦,用力,用時,你的時間有限,能寫出來的稿子也有限,寫出來能不能用,會不會被拒稿也是個問題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靠副業賺錢真的那么容易嗎?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我有個朋友,接了一個文案策劃的活, 3000 元。

              看起來很多,結果是熬夜通宵改了一個星期,還是不通過,前后磨了兩周的時間才弄好,甲方還打了折,說了各種問題,最后我朋友才收到 600 塊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通宵兩周換來 600 元看似還不錯,但我朋友那段時間整個人變得極其暴躁,休息了一整個月才恢復過來。


              不是說搞副業不行,我一直支持多管道收入。但這事沒那么簡單,所以就不要在花錢上大手大腳,每一分錢都很重要的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還有搞什么奶茶店加盟、刷臉支付加盟的,看人家賺錢也去搞,結果賠的傾家蕩產。

              總有小韭菜們想去踩一腳,綠油油的樣子人家不割你都不行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千禧一代都成長在比較和平安穩的年代,沒經歷過一些時代的苦難,容易盲目自信,覺得錢很好賺,覺得創業很應該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還是醒醒吧。如果你從未理性評估過自己的抗風險能力、理財能力,就貿然按著自己的理想主義走,你除了成為大佬們的韭菜,一點用都沒有。
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所謂抗風險能力,理財能力,都來源于你有沒有理財計劃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看過一本書,作者把這個世界的人劃分在三個車道上,有人在快車道,有人在慢車道,有人沒有資格走在車道上,一生都在人行道上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走在人行道上的人,永遠處于一種破產狀態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“即時滿足感”充斥了他們的大腦,手上一有點錢,先想到絕不是存起來,一定是散財 ——去旅游、買新車、新衣服,或者其他火爆的新品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這樣的人不可能過上高品質生活,哪天發大財也是把錢散掉,因為那樣太爽了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他們陷入“生活方式奴役”的泥潭中,貪戀及時行樂,感官刺激,獲取即時滿足感。他們更不會有詳細的理財計劃,每個月的負擔漸增。


              美國金融危機前, 55 歲以下的人中, 57% 的人資產凈值為零,甚至為負;金融危機爆發后, 85% 的家庭存款為零或為負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中國家庭也不遜色,至少有一半不存錢的。

              《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》表示,中國新一代年輕人里( 35 歲以下), 56% 的人暫未開始儲蓄。

              開始儲蓄的 44% 的人中,平均每月儲蓄僅 1389 元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沒有理財計劃,光是尋求即時滿足感,就注定會被各種寄生性債務纏身。那就不用喊窮了,因為以后只會更窮。



              中國年輕人大部分是被概念養大的,吹牛逼的多,肯踏實的少,愛空想的多,肯實干的少;會花錢的多,懂存錢的少;眼光短淺的多,見識長遠的少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在消費貸如此嚴重的時代,結合最近看的幾本理財書,分享幾點建議: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1.先還債!

              這條建議適合欠消費貸的人,房貸除外。

              如果你是年輕人,還欠著花唄、借唄、白條、微粒貸、信用卡、各種網貸,那你什么都別想,只做一件事就可以了:還錢!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做個表格,統計下自己欠了多少錢,利息多少,每個月收入多少,仔細算一下,你多長時間可以還清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中餐和晚餐控制在 15 元以下,搭 2 元錢的公交上班,鞋子、衣服、包包、電子產品,能不買的就不買,把省下錢把消費貸還清。實在不行,求助父母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2.再存錢

              我認識一大堆的人,花唄欠幾千,信用卡刷爆,還厚著臉皮大談投資機會、理財思維、暴富真理。老實說,我聽著都覺得臉紅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給自己定個 10 萬存款的目標,每個月 3000 ,一年就 3.6 萬,三年就夠了,別人三年欠 10 萬,你三年存 10 萬,這就是你們的差別。你已經超越了絕大部分年輕人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3.別創業

              很認同半佛仙人的一句話,絕大多數人,根本就不適合搞加盟,他們只適合老老實實上班,高收益對應的從來是高風險,能承擔風險的人是極少數,絕大多少數都是自以為能承擔,結果出事兒之后哭爹喊娘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這話同樣適用于創業,絕大多數人,不!適!合!創!業!很大概率,你就是那個絕大多數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再回到開頭那句話:年輕人給自己挖坑,往往從盲目自信開始。所以,創業,需謹慎,適用你的,可能是第四條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4.多渠道

              除了本職工作之外,找第二份第三份收入,尤其是大城市,機會多,做一到兩份兼職并不難,類似投稿、家教、銷售、保險等,門檻不高,只要用心,大部分人能勝任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讓自己的月收入突破 1 萬,再突破 2 萬,甚至是 3 萬,很多月薪 3 萬的,其實都有幾份收入,風險低,收入穩定,比創業強很多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5.少裝逼

              我讀研究生那會,一大學同學結婚,大家聚一起討論,份子錢多少合適,普遍的說法是 1000 ,這是慣例。我說你們隨意,我還讀書,最多就200 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其他人工作了,但工資也不高,沒買房也沒買車,包 1000 塊,何必呢,自討苦吃。反倒是后來,我還和這個同學經常有聯系,也相互幫忙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沒那個經濟實力,就不要趟慣例那渾水,把人情消費降下來,一年能省好多錢。


              承認自己目前沒錢,不丟人。丟人的是,十年后,你還是沒錢。


              [錯誤報告] [收藏] [打印] [關閉] [返回頂部] 瀏覽次數:0

              我來說兩句 當前共有0人發表了評論.
              • 驗證碼:
              日本在线播放三级
                1. <i id="wrfd6"><bdo id="wrfd6"><li id="wrfd6"></li></bdo></i>
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1. <i id="wrfd6"><sub id="wrfd6"></sub></i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<u id="wrfd6"><bdo id="wrfd6"></bdo></u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i id="wrfd6"><bdo id="wrfd6"><li id="wrfd6"></li></bdo></i>